close

 


這是我剛剛上網看到的,


我覺得這位中醫師對於節氣和身體的變化很有研究,


參考看看~


因為很多酒糟常常在某些時間特別會發作.


 


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


 


 





中醫師專欄文章

















分類疾病症狀











標題無相氣學節氣-1.5 小寒











關鍵字無相氣學/節氣/小寒/1.5 











發表日期2009-01-07











作者李曜暄中醫師 











服務診所聯和中醫診所 









文章內容





小 寒(1.5)到 大 寒(1.20)


陳銘堂老師講述 李曜暄醫師匯整


 


  小寒是農曆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的節氣,過了冬至,太陽雖漸向北移,氣候仍然漸趨寒冷。小寒與大寒,亦如小暑與大暑,是比較而定名的,小寒雖寒,但還不算最冷,故稱小寒,冷到極點稱之為大寒。氣候稍寒,太陽漸向北移,北半球的白晝逐漸增長。農耕社會的腳步,總是緩慢而溫馴的。台灣中北部地區農作物此時發生低溫寒(霜)害的機會很高。


       為了度過寒冬,過去大陸北方有「數九九」的習俗,就是從冬至日數起,一直數完九個九就是八十一天,天氣逐漸暖和了。從一、九到九九的八十天裡,每個月彼此之間有差異。古人根據長期經驗的累積,編成了九九歌,一則表示每個九之間氣溫的不同;二則說明人們在每個九,那段期間的因應之道。九九歌淺顯易懂,其歌詞如下:「一九相呼不出手,二九互邀冰上走,三九凍死貓,四九凍死狗,五九抬頭看柳,六九貧兒爭氣,七九開河,八九燕來,九九犁耙齊出」。一九開始冷了,所以相見呼叫不伸手;三九、四九最冷,所以凍死貓狗;六九立春後天氣漸暖,貧窮人家不應該靠人施捨,自己得爭氣了;九九到了驚蟄前後,農人忙著播種插秧,自然就是犁耙齊出了。


 


節候語:「小寒大寒,無風水都寒。」此時臨冬天為農曆十一月、十二月,就是不颳風,水也是冷冰冰的。


「冬寒雨四散,春寒雨若泉。」這是流行在閩台地區的一句農諺。據說在冬天氣候寒冷時,不會下雨;要等到春寒料峭的時節,才會開始下雨。惟對台灣北部和東北部而言,寒冷的冬天,仍然會下雨,這是因為受高氣壓及中央山脈地形的影響所造成的。


 


節氣路線:冬至(12.22)之後,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走到我們的腳底,從至陰往腳底走,走到湧泉(小寒1.6),走到大都(大寒1.20),再到我們的太衝(立春—2.4)。


 


常見病症:咽喉病毒(發熱多),咽喉腫痛,輪狀病毒(吐、瀉、腹痛),眼睛出血,鼻子流血,耳朵怪聲,痛風,牙痛,三叉神經痛,顏面神經麻痺,乳癌


 


無相氣學集解:


(1)氣走到湧泉穴旁,如果氣上提、則可能會引起嘔吐、胸悶。所以如果解心火、腎火後,症狀仍持續就應該把湧泉穴剖開往下抒。


(2)寒流來,兩腎脹起來,脾胃火因而上沖(沿食道,腦幹→腦下垂體)→三叉神經(牙痛),顏面神經麻痺。


(3)腎經湧泉穴,湧泉穴不是往頭頂衝,腎經走上來其湧泉是在頭角,湧泉穴的氣是走到頭角,所以最近頭角附近很不舒服的人,都是季節在交換交不過去。這種天氣要把病解開來,要讓大腸能活絡,若基礎班的人,可以三七步多做,一轉開、大腸的火氣可往下出來,大腸的蠕動多一點,可以帶動兩邊的交絡。所以感到手腳很冷的人,三七步轉一轉,可以發現胃慢慢下來,氣會往下走,手腳就會熱起來。因為一轉血就會由髂動脈帶到股動脈下去,通到腳下去;靜脈也會比較活絡,回流比較快,循環會改善。大腸活絡之後,脾腎的壓力就會減少,而肝不被大腸頂到的話,其壓力也會減少。內臟越柔軟,氣的交會會越簡單,由腎轉到脾、脾再轉到肝。所以現在讓大腸能活絡起來最要緊。這是以經解臟的方法。


(4)氣至湧泉穴,泉出在頭部,所以頭尖有2支角(01/10最嚴重)。正常時,人的頭心氣最強,但此時郤長出角來了。腎兩邊血管越夾越緊,血上沖更厲害,所以眼睛出血,鼻子流血,耳朵怪聲,咽喉腫痛等,會比以前更嚴重。


解法:


1.必先劈、剖(若心火太大,一定要先作輪剖)。


2.從齦交往上劃,必繞過頭角→腦後→頸前→胸前(腎經) →劃至腳(類似雙河車)。


3.切掉頭,推至旁邊(避免拉下方火氣時造成火氣上沖)。


4.分開脊椎骨、肋間肌→手插入肋骨,盪一盪,把肋骨撐起,若骨節很緊時,可先作"排",疏開,或一節一節繞,或啄(小點),摳(大片) →手抓著腰椎,將火氣搖到腳,可把脊椎的火散掉。神經一鬆,咳嗽可開,腎亦開。


5.一手剖氣管(測肺會動),一手剖食道(測胃會動),(氣管在前,食道在後),二手往下劃到底,將二邊剖開來。


6.兩手從剖開的中間,一邊拉一邊張開,直拉至肛且門出來,火氣會放大且冒出(注意!動作作不好,會往頭上沖)。


7.解開心火、腎火。


(5)冬天體表一冷,靜脈收縮,血往內擠;則體內每一個內臟的血量都會增加、壓力增大;由腎動脈進入腎臟過濾的血液相對地增加,尿量也會增多。腎臟腫起來之後,如果天氣太冷,會使得腎臟張的太大,則導致心臟沒有收縮的彈性空間,無法壓縮。腎臟腫大之後還會頂到胃、脾;而冬天時心臟會比較大,下壓至胃頭;雙方面夾攻的情形在冬至以後最為嚴重(冬至前走膀胱、冬至後走腎)。上述情形天氣熱時較無感覺。天氣太冷時,寒→屬水→走腎(長夏→屬土→走脾、胃);天氣愈寒冷,腎臟愈大,則胃頭愈難受。所以目前的氣候,大部份病患胃頭會不舒服。由於心、胃、脾臟皆脹大,慢慢地會影響十二指腸、肝、膽,使得整個中焦都不舒服。胃跟心一夾緊時,橫膈會突起,乳癌的患者可能增多。※需先將胃火、心火清除。


(6)此季節的病源主要還是在胃。先將脖子上頂(整個脊椎骨的間隙會拉長、放鬆),再收下顎(下巴往百會的方向頂),放開(切記不可低頭、後仰,一低頭、後仰會壓迫到神經);火氣會由兩手出來。


第二個動作是用氣把胃剖開,手縮小伸入胃頭(稍微偏左,嘴巴張大一點,一開一合之間胃頭會動);撐開使火氣掉在手上,將火氣往左下方帶出,丟掉。最好拉到使整個頭部的火氣都降下。


最後,隔空的方法,用氣將心臟剖開,拉掉心火。


(7)此時氣由腎經之湧泉走完後,會轉到脾經之大都;在腳指尖繞一下然後由肝經之太沖上去。不可以穿太窄的鞋子,否則氣會往上衝。感覺身體不舒服者,可先將腳底的三條經絡放鬆(腎經、肝經、脾經)。湧泉的氣沿腎經上走至俞府後,會在太陽穴爆開,似泉水般地衝出來。如果此穴位被壓緊,則氣會將心臟夾緊,可能造成暈倒的狀況。


(8)天冷


1.人身猶能以衣物禦寒,惟頭面不能,造成頭部緊縮,感冒很多,若(前胸拉緊,劍突會痛)一定要從頭→頸,斜方肌平拉出去→椎→肩胛→腰→沿腸骨上緣→腳,先找大轉子,往內即股骨頭→左放鬆,右放鬆,4條路線。往下慢慢放鬆,再作劈、剖。


2.天冷使血管較縮小,但在表的靜脈比在腔內的多,表只縮小一點時,裏卻漲得很多,易壓迫到血管附近的神經,所以產生不少痠痛症。解法:


A.外表摩擦生熱,使血從外走出來(手)。


B.從降主動脈劈、剖,再作排,盡量使神經放鬆。


(9)從八十六年冬至至八十七年大寒之間感冒特別嚴重,而且病邪特別深入,要痊癒沒有十幾天是不會好的。


治療步驟:


1.腎縱剖、橫剖;


2.延著胃頭剖成四片;


3.把胃的火氣抓掉;


4.心臟火去掉;


5.肺、支氣管;


6.大腸放大,把腸火火氣清出。


如此,脾、胃、心臟、肺、肝膽才會舒服。


 



 


 


 













感謝感謝李曜暄中醫師投稿本網站,轉載請取得原作者同意。











點閱數1080










   其它相關主題的文章: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1.20 大寒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3.21 春分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4.5 清明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4.20 穀雨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5.6 立夏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無相氣學節氣-5.21.小滿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頭 痛 之 無 相 氣 功 療 法 驗 案 報 告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氣 感 用 於 針 灸 的 幾 點 體 驗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從 氣 感 談 扭 挫 傷 後 遺 症 還 原 三 步 曲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另類慢性咽喉痛的氣感診治體驗 (李曜暄中醫師)
   其它還有相關主題的文章35篇









 


分類疾病症狀













標題無相氣學節氣-3.21 春分











關鍵字無相氣學/節氣春分/3.21 











發表日期2009-01-02











作者李曜暄中醫師 











服務診所聯和中醫診所 









文章內容





癸未、春分(3.21)



  春分是春天過了一半,也就是從立春到立夏九十天,剛好過了一半。這一天的太陽自南向北通過黃道和赤道相交一點,稱之春分點。也可說這一天的太陽是在赤道的正上方,從正東昇起,落於正西,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,晝夜長短一樣。過了這一天,白天逐漸比夜晚長。


節候語:「春分有雨發,郎中盡可殺;春分無雨下,郎中笑哈哈。」這是說春分到時氣溫已經回升,但仍有急速下降的時候。如果此日下雨,可以提醒大家注意天氣變化,預防疾病,醫生的生意就清淡了。如果此日不下雨,表示節候亂了秩序,人們容易生病,醫生便大發利市笑哈哈!
「春分有雨家家忙,先種麥子後插秧。」這是說:春分這一天,最好是下雨,雨水多表示秋季有豐收,所以農民就在春分日忙種麥插秧,期待秋季有豐收。


今年(癸未年)春分(3.21)時,台北、台中均有下雨,根據節候語,醫生生意清淡,農民較能豐收。在疾病防治上,該如何因應,且看下文分曉:
流行病:胃痛、痛風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口乾舌燥、唇破、痔瘡、筋緊易扭傷、憂鬱、失眠、過敏、中風、鼻衄、眩暈、胰臟炎、糖尿病等。


集 解:(1)春分,節氣走到「陰交兩側、胃脾之間」,氣會往上衝,頂到心臟會不舒服,感到胸悶、脹,肺呼吸下降較難,需要較大力的吸氣,但肺擴張,心臟就會不舒服(兩肺夾心)。尤其節氣到清明時,走到乳中,剛好在心臟二尖瓣跳的地方,氣把它夾著,心臟跳的力量不夠。(2)春分節氣走在陰交穴兩側,氣往上騰剛好在大腸的橫結腸上,橫結腸一拉緊則肛門會縮起來,直腸後面的靜脈回流不通,因此痔瘡的人會很多。(3)春分下完雨後,天氣悶,水氣強,濕度高。濕度高在五行中屬土,悶屬陽性,土的陽性屬胃。而春天走肝、膽,所以此時是肝胃(木克土)打戰最嚴重的時候,胃的小彎附近會因此而受害。胃脹起來之後,門脈會壓到下腸繫靜脈,導致肛門被壓開,食物尚未消化完就釋放出來,所以排便次數會增加。(4)節氣走至肝、脾的中間位置時,肝脾附近較緊,若腹腔開過刀的人(如:膽切除,肝胃腸手術過等)會更拉緊,敏感,因氣易橫阻在障礙處,衝不過去,要多唸ㄍ的音,唸ㄍㄨ .ㄍㄧ  ㄍㄨ  .ㄍㄧ(由中向旁撐開),對因心火上衝造成的眼睛不適,也可使後腦鬆而火氣出,可解因肝胃的火上衝到頭導致頭脹緊痛。(5)節氣若走至約胃的位置時,屬土。春令屬木(季)克土(日建)。季屬木,日建屬土,二者互相沖剋,日建當主,雖季木,但土氣太強不讓木攻,致土氣過漲(土乘木),脾胃之氣上頭,會導致頭脹、頭痛、頭暈(神經過緊);咳嗽(神經上提拉緊);嘔吐(胃緊),腹脹痛。(6)節氣於清明節前後18天,很多舊病都會回傷,是治療的最佳時機。(7)有的人會虛脫,乃因胰臟受壓腫脹,中州氣無法發四方,中州氣敗的話,人便虛脫無力。也很容易卡上陰氣,青靈穴一撥會卡的,就是卡上陰氣。拍青靈穴時看哪裡振動就從那裡解,將肝放鬆,再鬆上、下腔靜脈,人就會沒有問題。(8)當大腸或兩腎一夾到胰臟而使胰臟產生高壓,馬上就口渴,一發炎就咽痛


建 議:
(1) 忌酒、海鮮及烤炸辣之物,以防脾火。
(2) 睡眠充足,養心安神、並防脾火大。
(3) 避寒,以防腎脹;腎脹可作拉耳朵的動作解之。
(4) 勿怒,以防肝火。
(5) 脅肋內陷者,多做胸廓及抬肘轉臂動作(參考氣能通匯No.7,認識癸未)。
(6) 基礎班多做臍至乳中段之疏氣,並多做導氣。
(7) 常拍氣阻。
(8) 常從頭至脊椎兩旁放鬆,胃腸不適者可從肩胛兩旁放鬆,即大鬆弛動作。
(9) 刷火氣而下:腳站後弓步,兩手分別從主動脈往髂動脈、股動脈劃到腳下去,加聲療「ㄨˋ .ㄉㄚ ㄇ一ˋ .ㄉㄚ ㄨˋ .ㄉㄚ」;再站高馬步,兩手打平後往下拍,加聲療「一 ㄒ一 一 ㄒ一 ㄋㄚ ㄋㄚㄏ」。
(10)若高級班可多做飛蝠穿梢、錦鯉揮鰭、撥雲別月、嫣然回首動作,將火氣解下。
(11)嚼甘草片(或喝甘草水)舒筋,筋緊時(包括神經)可用甘草舒解。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erry127515 的頭像
    sherry127515

    sherry127515的部落格

    sherry127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